藏在食物名称里的贸易史(食物历史的演变)
晚餐你吃了什么?荷兰豆?西芹?也许还有西蓝花、番茄。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食物为何叫这个名字?
我们常见的食物名称有的带“番”,比如“番茄”“番薯”;有的带“胡”,比如“胡椒”“胡萝卜”;还有的带有“洋”,比如“洋芋”“洋葱”。看起来这些食物都是来自异域,其实不同的名字包含着不同的贸易路线。食物的这些名称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的贸易和全球化的过程。
我们先说“胡”,这些带“胡”的食物大多是通过古代丝绸之路的贸易带来的。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此次出使的本意是汉朝要联合西域诸国抗击匈奴,其结果促进了汉文化与西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从而开辟了从汉朝长安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张骞本人就带回来很多植物,许多食物就是沿着这条“丝绸之路”逐渐传入我国内地,比如胡麻、胡荽(香菜)、胡桃(核桃)、胡蒜(大蒜)等。
作家马尔克斯有本书叫《番石榴飘香》,我们的食物中带有“番”字的也很多,如番茄、番木瓜、番椒、番梨(菠萝)等。那些带着“番”字的产物,大多来自美洲。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欧洲人凭借武力征服了美洲。在欧洲人的主导下,新旧大陆展开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食物交流,这也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
16世纪,西班牙人夺下了吕宋岛的马尼拉,并以此作为据点。西班牙人将廉价银矿石从墨西哥运到了马尼拉,并与穿越台湾海峡前往马尼拉的福建商人开始了大规模的贸易往来,中国的生丝、丝绸和茶叶就沿着这条贸易线路到达墨西哥。这场贸易以西班牙人使用的大型帆船命名,故称“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西班牙人也将一些美洲农作物带到了马尼拉,再由马尼拉进一步传到中国,因此带有“番”字的食物大多来自美洲。这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番薯”。16世纪中期,福建商人陈振龙在马尼拉经商时发现了番薯这种农作物,并偷偷带回到中国。
带“西”和“洋”的食物也很多,例如西蓝花、西芹、西葫芦、洋白菜、洋葱等。这些大多是康乾之后传入我国,尤其是到了清朝末年,西方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国人开始渐渐向西方学习。和新技术、新理念、新思想一起涌入的,还有各种洋货。国人通常把这一时期从国外引进的舶来品都加“洋”字,以区别国内其他物品。
有趣的是,这种命名方法不单中国是这样,全世界都如此。比如日本以“唐”开头的食物,大都是通过中日贸易和交流传到日本的。如唐黍(玉米)、唐菜(菠菜)、唐辛子(辣椒)、唐瓜(黄瓜)。在16世纪、17世纪东南亚的国际贸易网络中,琉球的船只频繁出入福州港,1605年,琉球王国总管将番薯的栽培方法传到了琉球,最后进一步传至日本。因此在日本番薯称为“唐薯”或“唐芋”。另外,日本还有一些食物是以“荷兰”开头的,比如荷兰草莓、荷兰白菜、荷兰芦笋、荷兰芹菜等,这些大多是江户时代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贸易中带到日本的。
同一样食物的不同叫法,也可看出贸易和文化传播的路线。比如,玉米在法国南部被称为“西班牙小麦”,到了意大利、德国、荷兰则变成了“土耳其小麦”;在北非和印度,玉米叫做“麦加小麦”,非洲很多地方还叫它“埃及高粱”。从这些称呼的变化,不难看出玉米是通过何种路径蔓延至全世界的。
食物的名称,也是全球化贸易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