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买了一家股票持续亏损,但是就是不抛会怎么样?(如果买股票亏了还会多扣钱吗?)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现如今已经是注册制了,持续亏损的股票,尽快撤退吧。
即便当下每年退市的股票也并不是很多,但未来这些连续亏损的垃圾股,或者说是壳公司,价值将越来越低,直至无人问津。
很多人误解了ST的博弈,还认为ST能像过去那样死灰复燃,涅槃重生。
纵然有极个别的上市公司,可以做到,但绝大多数最终的结局,都是走向灭亡。
注册制的提速,代表优质资产、优质企业可以快速地独立上市,资产重组、资产并购、资产注入的情况,将会越来越少。
这就说明,亏损股翻身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了。
如果大股东的实力不够,不懂得资产运作,无法剥离劣质资产,那么连年巨亏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黯然退场。
作为投资者,会碰到的无非就是两种情况。
第一种,主动去买亏损股博弈。
这种情况,只能说你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你想赚的就是扭亏为盈的钱。
当然,也存在一部分投机分子,对于亏损股博弈有一套自己的心得。
这里说几点吧。
第一,在业绩公告出来后,到下一次业绩公布,其实是有窗口期可以炒作的。
在已经得知了巨亏之后,靴子落地,到下一次的业绩预告,中间的周期里,原则上不存在业绩利空。
按照一年四次的业绩报告,中间至少有2-3个月的窗口期。
第二,板块周期炒作规律。
每年是3月份,是ST个股的集中博弈期,也是相对而言涨幅最大的时间。
当然,这个涨幅大主要是针对一部分潜在扭亏的摘帽股,有一些板上钉钉要继续亏损的ST,依旧会跌得很惨。
而剩下的一部分ST,会跟着整个板块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
第三,周期性亏损的个股。
有一些企业的亏损,其实是周期个股,注定会在逆周期里出现亏损。
比如部分资源股、化工股,就存在明显的逆周期,这类个股在逆周期也是一个很好的布局时间。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周期股,都能从逆周期熬到顺周期,也存在一定的持续亏损风险。
第四,劣质资产可剥离的个股。
一些上市公司,因为投入了某些资产,导致了短期内出现巨亏。
如果把这部分资产剥离掉,计提坏账,那是很容易通过财务做账实现盈利的。
但如果一直抱着这块烂资产,就好像拿着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炸药包,一旦彻底引爆,粉身碎骨。
第五,一些国有资产背景的企业重组。
相比民间资本,主要靠股东个人资源,或者集团的实力去寻找优质资产。
一些国企、央企背景的上市公司,在重组这一块,资源上的优势要明显很多。
毕竟,国有资产的市值缩水是一种损失,再怎样也会尽可能地寻找接盘侠来接盘。
地方性企业,在得到一些诸如政策上、税务上的优待后,很有可能会注入资产,接盘亏损的企业。
亏损个股确实有一定的投资机会,但是连年亏损,而且实力不足的上市公司,风险还是极大的,并不适合普通投资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去进行投资博弈。
毕竟,大资金的信息渠道,绝非普通散户能比,拥有明显的优势。
第二种,买完的股票,突然发生了亏损。
有一些人,并不是主动买亏的,而是买入的股票,突然之间爆雷了。
其实,这种情况的发生频率也不低。
毕竟,现如今爆雷的股票是越来越多,说变脸就变脸。
业绩爆雷之后,股价出现大幅度的下挫已经是不可避免的结局,但到底是立即逃命,还是逢低补仓,其实是有讲究的。
主要有两点很重要。
第一是业绩影响到底是长期,还是短期。
股票爆雷的事情常有,但有一些股票爆雷,股价一蹶不振,甚至直接退市了。
另一些股票爆雷,挖出一个坑,然后股价又涨回去了,甚至创出新高。
这其实取决于爆雷的原因,以及爆雷对总体业绩的影响周期。
如果,业绩爆雷是一次性的,未来的业绩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那么很明显,这类股票是完全具备翻身条件的。
如果,业绩爆雷是相对持久的,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也是负面的,那么这个时候,股票只要出现超跌的下行,才有可能出现机会。
业绩爆雷,必然是伴随周期的,除非企业快速剥离劣质资产,否则一般都会有种长期的影响。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亏损股,现在很难出现局势上的逆转。
尤其是针对那些亏损金额巨大的上市公司,情况可能会更糟糕一些。
行业需要周期,股价一样存在周期,周期这个东西,直接决定了股价未来的走向。
第二是股价到底会跌多深,什么时候能翻身。
上市公司突然亏损,股价一定会出现重挫,但并不代表就一定会跌得稀里哗啦。
通常而言,如果一家企业出现了实质性的亏损,并非计提坏账、商誉减值等,那么一定会影响股价。
但是亏损带来的影响,是很难实际评估的。
一家亏损的公司,定价到底是多少才合理,其实还有非常大的空间,需要我们自己去摸索和判断的。
而亏损公司的溢价空间,到底有多少,才是决定到底该怎么办的主要依据。
如果股价已经掉到一个合理范围内,甚至出现超跌,那么完全可以持有一段时间,静待反弹。
如果业绩大雷,但股价刚开始下跌,那么可以选择性地逃避一下,确保安全第一。
死扛一家亏损的上市公司,其实风险一定是非常大的。
那么,哪几类股票出现了持续亏损,就必须尽快离场,坚决不能碰呢?
根据实际的情况,总结了以下几类。
1、企业营业额、净利润率出现骤降。
第一种,就是一家上市公司出现了营业额和净利润率的双降。
比起一些其他事情导致的爆雷,双降才是问题最大的。
营业额的下降,代表着整个市场的立足点变少了,而净利润下降,代表打价格战,还丢了市场。
所以,出现双降的上市公司,要格外小心了。
有人问,如果有一个下降,两个指标哪个更重要。
其实,营收比起净利润更重要。
营收代表市场份额,占据市场份额,放弃利润,其实还是有救的。
而市场份额大幅度下降,即便净利润率没有下降,业绩也一定会下降的。
这种情况其实很不寻常,因为大部分企业都是宁可放弃利润,也不会放弃规模的。
毕竟熬死了竞争对手,自己还有机会翻身。
所以,这种情况只能是另一个问题,就是市场总体的环境,行业总体的走向,出现了大问题。
2、行业进入明显的下坡路。
当行业明显走进了下坡路之后,企业出现亏损,甚至是持续亏损,就成了大概率事件。
夕阳行业,在未来很有可能会被彻底取代,所以,投资风险是非常大的。
当行业明显出现下坡路,行业内的上市公司亏损连连的时候,就该开始考虑撤退了。
不要企图寻找行业的龙头,不要指望龙头崛起带动行业,或者是有能力独善其身。
一个行业走下坡路,行业龙头能够一枝独秀,这都是幻想。
结局是小公司熬死了,大公司艰难地活着,依旧很难找到出路。
行业环境是业绩成立的根本,一旦消费力端口收缩,市场需求端口萎靡,那么业绩自然就会一落千丈了。
行业在走下坡路的时候,企业出现亏损后,是很难翻身的。
因为蛋糕越做越小,能够分到的部分即便增加了,也是远不如从前。
很多股票并不是因为自身的经营问题导致的亏损,和市场宏观经济其实密不可分。
3、企业存在资金窟窿,无法弥补。
还有一类上市公司,建议坚决不要去碰,就是资金出现窟窿的公司。
所谓的资金出现窟窿,有很多种。
比如,产能过剩导致的仓库积压,很多货看似是净资产有价值,其实一文不值。
比如,应收账款的下游企业已经资金链断裂了,这会直接导致坏账的发生,造成资金的损失。
又比如,拆东补西已经无法满足,企业长期借款最终爆雷,导致了巨大的资金窟窿。
企业存在明显的资金上的窟窿,导致的业绩爆雷,其实也是很麻烦的。
这一类看似一次性计提坏账就能解决的问题,暴露出企业在经营上遇到的困境。
坏账剥离没有问题,但是并不能代表剥离后,企业就会重回正轨,重新开始新的征程。
本质上,上市公司只有找到自己的业绩爆发点,并且验证过后,才能有更多的机会。
更何况那些出现巨大窟窿的上市公司,还需要大量的净资产去解决问题,能不能补上这个巨坑还不一定。
等到业绩扭亏之后,再进行布局不迟。
4、核心资产出现了巨亏。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什么叫做核心资产出现了巨亏。
你可以理解为一家上市公司的核心业务,遭遇了滑铁卢。
每家上市公司,其实都有自己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一家上市公司的下限。
当核心资产出现了巨亏,就意味着股票的下限被击穿,风险非常之高。
如果你发现一家上市公司,是因为业绩报表中最核心、最赚钱、占比最大的业务,出现了爆雷,那么一定要远离。
如果是新开的业务方向,没有达到预期,甚至烧了很多钱,那还有救,回头可以是岸。
因为核心资产是立足之本,如果出现问题,代表市场出问题了,或者企业内部出问题了。
而一些锦上添花的资产出问题,很容易调头,把这部分资产给剥离掉。
这就好像吃饭的时候,大米出现了问题,那这饭就很难吃了。
但如果只是一道开胃菜出问题了,大不了少吃一道菜,至少能管上温饱。
而正餐的米饭没了,那么碳水就没了,长此以往迟早会出问题的。
5、核心技术遭遇了瓶颈。
关于技术瓶颈,相比核心业务资产缩水,更可怕一些。
核心技术的瓶颈,从浅层次来看,比如受到了制裁,导致的生产线停滞。
从深层次来看,技术是企业的核心要素之一,光有圈钱的东西,没有长久的技术迭代,一定最终 是不行的。
因为当你的技术原地踏步时,那么多后起之秀早就开始研究市场,制作新产品。
看似现如今的市场份额还不错,每年还有不少收益,但从三年五年的规划来看,技术一定还是第一生产力。
最重要的是,当技术出现爆雷,导致了股价的瓶颈,想要弥补技术上的盲区,是需要时间的。
这就意味着,这家企业至少在1-2年之内,都会受到技术壁垒带来的困境,这是非常难受的。
对于投资者来说,因为技术问题导致的亏损,最好先回避。
毕竟,技术方面的能力和突破,确实需要时间,也非常的困难,股价也很难短期内见底,并且展开有效的反弹。
6、业绩造假等欺骗欺诈行为。
最后一类企业的爆雷,性质就非常的恶劣了,那就是恶意的诈骗。
就比如大名鼎鼎的乐视网,从上市开始,就是在欺骗投资者,只不过骗术相对比较高超。
虚增业绩利润,最终才上市成功,登录了A股,最终也是一地鸡毛的退市了。
一旦发现上市公司有业绩造假等行为,立刻止损离场,哪怕有资金接盘,哪怕股价继续在涨。
对于不诚信的经营,一定要留个心眼,从最底层的投资逻辑上来看,就是有问题的。
上市公司4000多家,何必单恋一枝花,还是一支明显存在瑕疵的花。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因为财务造假的问题直接退市,所以得多长个心眼。
并不是说避坑很难,而是很多人买股票之前,压根就不避坑,不做任何准备工作,可以说结局已经是必然了。
股票,并不是你死捂着做长线,就一定能赚钱的。
有可能你等来的不是好消息,而是一个更坏的消息。
一只股票的生态背后,其实是资金,而资金背后,就是业绩预期。
当业绩预期降到冰点的时候,股价不会受你意识去被操控的,而是会顺其自然地去寻找最优解。
业绩预期变差了,果断离场,业绩预期改善了,果断入场。
投资一定需要动态的观察,因为上市公司本身也是动态发展的。
不同的股票又不能一概而论,别人的捂着解套甚至赚钱了,自己的却还是一个负数。
只有从本质逻辑上,明白为什么会亏损,这个亏损对于未来到底有没有影响,然后进行选股,才是最正确的。
与其本末倒置的先去假定持续亏损后,能够垃圾变凤凰,还不如优选个股,尽量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