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遇冷,2022年A股电子产业链业绩两极分化(消费电子产业链龙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骆轶琪 广州报道
春节前后,A股电子产业链上市公司陆续披露了2022年业绩预告,两极分化趋势明显,有受大盘消费疲软影响而预估业绩下滑,但也有业绩逆势成长。
电子产业链公司的业绩两极分化背后,更多来源于与某一个细分行业甚至某个行业公司之间有较为深入的业务联结。比如果链公司的业绩和股价表现往往与苹果公司的新品发布节奏相关,带有季节波动性;主业围绕手机的电子产业链公司业绩也伴随终端市场销售情况的兴衰而变迁。
相比之下,身处产业链上游的公司,可以服务的末端市场种类更加丰富;又或者随着核心业务能力的稳固,将能力走向更高价值链端、产业脉络延伸到多元化布局进程中,其抗风险能力也更强。
这也是近些年来,既往主要服务于消费电子厂商的电子产业链开始将精力延伸到IoT、汽车等应用场景的原因。不过考虑到安全性,车载产品“上车”的测试验证周期较长,因此即便是细分领域的头部公司已经实现业务突破,但其相应业绩短期内依然较难抵御来自消费电子市场的压力。
从一些公司的公告中可以发现,多元化业务在陆续释放业绩贡献,虽然相比已经沉淀多年的消费电子其占比偏小,不过转变已经在陆续发生。
业务“偏科”掣肘包括智能手机、PC等为主的消费电子在2022年整体销售表现疲软,这不可避免影响到身处其中的电子产业链公司业绩。也是绝大多数电子产业链公司在2022年业绩承压的原因所在。
具体到细分公司,射频类、光学镜头类、屏幕厂、存储器等都是用于手机的关键器件,也是影响到如今手机性能表现的核心。身处其中的厂商历史发展中、亦或是对创新业务探路过程中,都会与终端手机公司有较强的业务合作,这一定程度令整个电子产业链之间形成了一荣俱荣的发展局面。
当共同遭遇外部行业级挑战,亦或传统历史上强绑定的厂商出现变化,其短期掣肘就出现了。
光学镜头厂商欧菲光是近些年间脱离“果链”之后需要一段时间将既有业绩模式转航和调整的典型。受此影响,其财务数据并不好看。
公告显示,欧菲光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41-52亿,2021年该数据为约亏损26.25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虽多年为“果链”厂商,此前欧菲光的收入中其实还有较大比例来自于华为。这无疑是对其业绩的另一重挑战。
欧菲光也表示,受特定客户终止采购关系的影响,2022年与特定客户相关的出货量同比大幅下降,同时承担了与其相关的在终止采购关系后所发生的固定运营成本;此外,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短期内下游终端市场消费需求放缓和H客户手机业务等限制,公司部分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下降,导致经营性亏损。
在业务之外,公司还要对固定成本摊销、汇兑损失、各类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对新业务提前加大研发投入等方面综合准备,这些都成为影响到其业绩短期表现的因素。
从这个角度看,“果链”厂商的业绩通常也有周期性,这都是电子产业链公司在成长过程中业务有所“偏科”所导致的。而2022年歌尔股份和立讯精密都曾因为对苹果相关业务出现变化和波动,而导致从业绩到股价的短期变化。
当然这不意味着发展策略的错误,其实是公司发展进程中的必经之路。即便是如今业绩承压的欧菲光,此前进入果链后,对其经营和业务能力都有所裨益。公司短期内需要将较大精力投入到对关键客户的业务支持中,其实也属于一种正常。身处电子产业链中,要完全抵御周期性波动的风险其实难度较大。
多元化扩充并非所有电子产业链公司都面临着业绩压力,2022年实现业绩成长的不仅有行业上游公司,将自身产品价值量提升、或服务的末端产业链多元化,都成为另一种抵御周期性困境的途径。
对于此前将主业聚焦消费电子的产业链供应商来说,近几年间都在积极将产品线扩充到终端市场需求正持续正向上升的汽车电子产业链、XR产业链中,亦或是相对平稳成长的工业类场景。
两家逆势成长的“果链”公司业绩备受关注。领益智造公告显示,预计2022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上涨27.11%-44.06%,扣非后净利润增速更是高达75.88%-100.73%。蓝思科技公告显示,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7%-22%。
公告表示,两家公司业绩上升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维持传统消费电子类业务,另一方面也在布局包括AR/VR、笔记本等多元的消费电子,或者是成长性的新能源车、光伏储能等清洁能源业务。
另外领益智造指出,公司的海外生产基地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也在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成本费用管理。
蓝思科技此前已经在传统消费电子业务外,扩充到了智能可穿戴设备、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舱等业务中,而在此基础上,还在争取新客户、新项目落地,并推进业务垂直整合与协同、工业互联网自动化、供应链资源优化等方面。
身处消费需求疲软行情中,即便是身处产业链上游的公司,其业绩依然有所波动。
比如此前已经在汽车电子有深入布局的北京君正公告显示,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7.97%-4.05%。公司解释,报告期内,汽车、工业、医疗等行业市场保持了良好的需求态势,公司在行业市场的销售收入实现了较好的同比增长;同时受消费类市场整体需求下降影响,公司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和毛利率同比均有所下降。
利扬芯片预计2022财年营业收入增长11.20%-23.98%,但净利润同比下滑68.82%-74.02%。涉及到业务发展的部分,公告显示,全年芯片行业特别是消费电子芯片去库存周期较长。但公司营业收入仍保持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在高算力、5G通讯、微处理器、工业控制、车用芯片等领域产能和技术的先发优势和积累。公告尤其指出,2022年利扬芯片新增客户29家。随着与新客户信任基础的建立,未来合作规模也将逐渐扩大,如2021年新增客户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规模在2022年同比大幅增长。
内存接口厂商澜起科技走的是另一种路径。身处备受压力、持续降价竞争的存储器产业链中,澜起科技预计的2022年业绩反而是归母净利润同比成长50%-65%。其成长来自于对更高技术能力迭代的助推。
公告显示,受益于内存模组市场由DDR4向DDR5迭代升级带来的成长红利。2022年,公司DDR5内存接口芯片及内存模组配套芯片的出货量稳步提升,助推互连类芯片收入同比大幅增长。此外公司的投资收益也有对业绩的支持。
综合来看,A股电子产业链公司的业绩并非全面地受到消费电子需求疲软所影响,基于既往发展积累,走向更高利润产品市场、进一步拓宽业务模型等都是可行之路。
令人欣喜的是,国内头部手机公司此前的高端旗舰产品往往采用三星等海外大厂提供的屏幕,但近些年已经有越来越多国产屏被用在了旗舰机手机产品中。因此受周期化因素影响,短期出现压力是可以预见到的,但这也是电子产业链公司从持续迭代成长,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