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超90亿!国产奢侈品牌走向崩溃,国风当道为何仍难成气候?(过亿的奢侈品)

资讯 sddy008 2022-12-27 04:14 235 0

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提起奢侈品牌,相信大多人心里首先浮现出来的一定是Dior、LV、香奈儿、范思哲等奢侈品牌,但估计很少有人知道,我国也有一家堪称国内最大的、本土的、有“中国的LVMH”之称的奢侈品品牌——如意纺,或者说是山东科技如意集团,其前身为济宁毛纺织厂。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曾经可以称为我国奢侈品行列龙头老大的集团,如今命运却几经沉浮,在多次新增被执行人信息后,终于负债超过近90亿,几乎破产。令人不解的是,近几年来国风兴起,按理说以纺织为主要产品的山东科技集团应该是乘风而上、更进一层楼才对,如今为何仍然难成气候?甚至于走向崩溃?这要从该集团的成立之初说起。

一、专注于技术,曾经辉煌

谈到如意集团,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叫邱亚夫,可以说是他凭借着一己之力,将曾经濒临破产的济宁毛纺织厂发展成为了如今的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当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是因为他,导致了如意集团现在的崩溃。

那么就先来说说邱亚夫的“成”。

邱亚夫可以说是子承父业,在19岁就继承了其父亲的衣钵,进厂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车间工人。后来,邱亚夫进入了大学深造,在大学期间他一直刻苦钻研纺织技术。事实证明,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当时由于形势所迫,很多国企纷纷倒闭,济宁毛纺织厂也亦然,这时,邱亚夫抓住机会、临危受命,成为了如意集团董事长。

此后,邱亚夫带领集团的一众专家开始了实地考察、改造技术、改进设备等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动作。当然,也正是这一系列的动作,让之后的如意集团可谓是乘风破浪、势不可挡,而邱亚夫的行事风格也为以后如意集团的没落埋下了祸根。

经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如意集团终于推出了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如意纺,如意纺的面世也使得如意集团迎来了它最辉煌的时刻。

如意纺可以将一克重的羊毛纺到500米,这可以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技术。也是凭借此技术,如意集团不仅在纷杂的市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还几乎把这条路垄断了。在之后的发展中,如意纺一米布就卖到了68000,可以说是天价也不为过。当时的如意集团可谓是如日中天,几乎站在了世界奢侈品制造业的顶端。

然而,短暂且快速的成功总是会使人陷入盲目自信,如意集团也是如此。

二、无节制收购,逐渐膨胀

自2010年起,如意集团就开始了它的收购之旅。短短8年时间,随着邱亚夫野心的扩大,如意集团的收购范围也逐渐遍布世界各地。日本的Renown、韩国的Yeon Seang、法国的SMCP……等等,纷纷成为如意集团的囊中之物,总体花费将近50亿美元。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集团的最终决策者,邱亚夫决定收购一定是想要盈利,他最开始也是为了借助这些品牌的知名度来打开自己品牌的市场。然而天不遂人愿,随着商业版图的不断扩张,邱亚夫的自信心也不断膨胀,短暂的成功终于蒙蔽了他的双眼,最终使他忽视了疯狂砸钱背后的风险,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只有盲目的收购却没有可观的利润,如意集团终于在收购了众多大牌奢侈品牌之后,由于资金没有及时回流,逐渐债台高筑。如果说这是邱亚夫的“败”,那么负债超过90亿,则是压垮如意集团这头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负债超90亿,走向崩溃

如今的如意集团可谓是负隅顽抗,总市值才15亿,累计负债却已超90亿,即使有分公司还在赚钱,也是典型的“赚的还没欠的多”。而且,祸不单行,无法到期按时偿还债务也使得如意集团被列为了失信公司。

根据相关报道显示,2022年5月9日,如意集团新增两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分别为6.8亿余元和110万元。5月11日,该集团成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超过1.49亿元。

就这样,如意集团可以说是一步错,步步错,逐渐走向了灭亡。其实,近几年来,随着国风国潮的兴起,人们对于传统服饰的关注增加,对于传统布料的需求也随之明显增加,这对如意集团来说本来应该是个好机会,毕竟他们掌握着原材料。

但是,由于决策者的错误,该集团如今负债累累,已是无力回天,即使是国风当道、传统布料需求增加,如意集团也难成什么气候了。而且,这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本土奢侈品牌的现状,很难发展到顶峰。

即使近年来由于群众的视野逐渐回到了宣传中国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上,并且随之掀起了一股中国风的潮流,但是我国的本土奢侈品牌发展依然十分缓慢,很少有走向国际的大品牌。

总结

总之,从如意集团的兴衰就可以看出,一家企业就如同一艘轮船,掌舵者至关重要,一旦掌舵者方向把握不对,轮船就会偏离航线。如意集团正是因为决策者的决策失误,才造成了如今的结局。可见,无论办什么事都一定要给自己留后路,切不可被一时的成功蒙蔽了双眼,激流勇进,不顾后果,这样只能是以失败结尾。

那么,大家对于如意集团的事情有什么看法呢?是否买过如意纺的东西的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