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新闻 | 70年后的今天,“最难治理的河流”怎么样了?(1978年卫星)

资讯 sddy008 2022-10-27 15:32 296 0

  从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至今,已过去整整70年。

  淮河,它没有长江与黄河的“名声”,但有两个特别的头衔:最难治理的河流、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

  为什么说难治呢?

  第一难:灾害预防难。淮河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气象条件复杂,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高。

  第二难:洪水下泄难。地势“两头翘、中间洼”,淮河长约1000公里,总落差只有200米,洪泽湖中渡以下150公里的下游,落差只有6米。中下游洪水下泄十分缓慢。

  第三难:干流排水难。人口众多,洪水滞蓄场所曾被侵占,干流排水压力增加。

  “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新中国成立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淮河流域发生过10余次较大洪涝灾害,发生较大旱灾的年份也达到了10余次。

  然而,淮河流域又以全国九分之一的人口、十分之一的耕地,贡献着全国六分之一的粮食产量和四分之一的商品粮。

  70年来,淮河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防洪体系越来越完善,防汛抗洪、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

  治淮伊始,就确定“蓄泄兼筹”的方针——上游建水库拦蓄洪水,中游利用湖泊洼地、行蓄洪区拦蓄洪水并整治河道承泄洪水,下游扩大入江入海泄洪能力。

  这是卫星拍摄的出山店水库。今年汛期,出山店水库首次亮相拦蓄洪水,参与防洪。淮河流域已建成水库多达6300多座,总库容329亿立方米。

  今年汛期,蒙洼蓄洪区再次承担使命蓄水分洪。70年来,这里13个年份共蓄洪16次。淮河27处行蓄洪区就像一个个“水口袋”,主动进水,降低干流水位。

  这是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堪称淮河上的“三峡工程”和“小浪底工程”,使淮河中游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

  这是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800多年不曾入海的淮河终于拥抱大海,洪泽湖防洪标准也提高到100年一遇。

  淮河流域防御洪水,从曾经的人海防守战术,逐步转变到采用“拦、蓄、泄、行、分、排”等多种手段从容应对。

  智能化监测、指挥、决策系统等也在不断完善,每6分钟报告一次流域重要控制站点水文信息,为科学调度提供了判断依据。

  与此同时,将人从不安全住所迁出也是淮河流域这些年干的一件大事。

  2003年以来,沿淮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开展了行蓄洪区及淮干滩区居民迁建,逐步将“水口袋”里的87万余人搬至安全地区,还行蓄洪区该有的生态功能。

  无一人因洪水伤亡,主要堤防未出现重大险情——这是今年淮河流域防汛抗洪交出的“高分答卷”:70年治淮,已经从“工程防洪”走向“资源水利”,并迈向“生态水利”。淠史杭灌区、引江济淮等调水、引水工程建设由此而生。

  引江济淮工程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要任务,兼顾农业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排涝等功能,供水范围涉及安徽、河南两省55县(市、区)。

   如今,漫步在淮河两岸,三步一景、五步一画,逐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70年来,集中开展五轮淮河治理总投入9000多亿元,直接经济效益达4.7万亿元。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除害兴利、造福于民。

  新的梦想正在“最难治理的河流”上流淌。

  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

  瞭望周刊社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安徽分社

  联合出品

  数据协作: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安徽数据与应用中心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