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对新中国73年文化建设的成就和贡献—以当代著名归侨女作家陈慧瑛为例~檀力

理财 sddy008 2022-10-12 18:44 196 0

原标题:她对新中国73年文化建设的成就和贡献—以当代著名归侨女作家陈慧瑛为例~檀力

陈慧瑛,当代著名归侨女作家。曾任厦门市人大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1946年12月出生于新加坡一个华侨书香世家,自幼喜欢文学,9岁即能写诗。后回祖国求学,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6岁起在正式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曾在教育界工作10余年,新闻界工作10年,担任政府官员20余年。职称为主任编辑(副教授)。

40年来,陈慧瑛在祖国各地及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地200余家报刊发表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小说等作品。已出版《无名的星》、《归来的啼鹃》、《月是故乡明》、《芳草天涯》、《厦门人》、《展翅的白鹭》、《南方的曼陀林》、《神奇的绿岛》、《春水伊人寄相思》、《生命的田园》、《此情此心》、《竹叶三君》、《随缘》、《陈慧瑛散文选集》等16部著作,其中《无名的星》荣获中国作协1989年举办的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陈慧瑛的作品,大量反映华侨、海外华人、港澳台胞的生活和故乡厦门特区建设的风貌,深受海内外广大读者的喜爱。她的作品贵在情真意挚、清丽脱俗,细腻不失豪放,委婉而又豁达。1987年至今,她多次应邀至全国各地及欧美、加拿大、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澳大利亚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讲学、文化交流,参加国际华文文学研讨会等。1996年7月,又应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和美国ABI国际名人协会联合邀请,到美国旧金山参加第23届世界文化交流大会。海内外专家、学者评价她的作品的文章达150余篇。

在新中国73年文化建设成就,陈慧瑛作出了贡献卓越。1989年4月,陈慧瑛的散文集《无名的星》荣获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当时她还出版《展翅的白鹭》、《月是故乡明》、《厦门人》、《南方的曼陀林》等近十部散文集。自从得奖以后,她的名字就进入了中国当代文学史,如《中华文学通史•当代文学编》(张炯等主编),把她和宗璞、张洁等列为新时期女性崛起的散文群体,她的《参星与商星》同宗璞、张洁、贾平凹、王英琦等的作品被视为标志了当代散文的开始复苏。《中国现代文学史•新时期十年的散文》(吴宏聪等主编),认为,新时期出版了理由、赵丽宏、陈祖芬、贾平凹、王英、陈慧瑛等一批致力于散文创作的新人,他(她)们的新作显出青年作家生气勃勃的思想与个性的风格。可是这些论著对于慧瑛散文的特色未作分析,尽管《中国当代散文史》对她及作品作专章的剖析,尽管发表不少有关她的散文的评论,然而,她的散文个性及风格仍有探讨的空间。

陈慧瑛是个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女作家。她的散文世界极为宽广,在域外,涉及欧美与东南亚;在祖国,遍及港澳台、大陆,其中有千里冰封的北疆,四季如春的东南海岛,西北的老区,沿海的特区……这一切领域的巨事与细故尽收作家的笔底,然而她是最擅长描摹的仍是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的生活状态及故乡厦门特区的建设风貌。因之,人们称她为归来的啼鹃、鹭岛喧闹的三角梅、南方的曼陀林的歌者,由此可见,她的散文在取材方面是很有特色的。

善于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选取题材,通过不同的层面,以自我的思想意识,自由的气度表现生活的内蕴,追求美好的人生。这是慧瑛散文品格的重要方面。散文《芳草天涯》、《钟情》等都是如此。这些作品借助作者的内心不同感受,表达了她对中华民族、祖国的真挚情愫,传达了她对乡土的深深眷念、对特区新风貌的赞颂、对真善美的追求。读了她的作品后使人心胸更加坦然,视野更加开阔,精神境界更加高尚。

陈慧瑛的散文不仅重思想,而且重感情,她表达感情的方式,有直抒胸臆,更多的是渗透在具体描写之中。她的喜怒哀乐总是同祖国、人民、故乡、亲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在困境中不悲观,在顺境中不作廉价乐观。我们从《致亚娜》、《梅花魂》、《寸草心》、《淡淡的哀愁》等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丰富而多彩的感情世界。屠岸在《归来的啼鹃》中说:她笔下流涌着欢忭,喜悦,惆怅,甚至悲哀。但是她从不‘多愁善感’,颓唐和消沉同她是永远绝缘的。即使是喟叹,也使人清晰地感到,那是健康的噪音。

注重感情的宣泄,又同客观描绘交相映照,这是慧瑛散文个性的又一方面。冰心在给慧瑛的信中说道,她的散文特别是抒情中都有叙事,不是空泛地伤春悲秋,风花雪月,这种文字我看腻了。郭风在《朴实的笔写朴实的人》及《陈慧瑛的印象》等文章中,对她的写人记事散文至为赞赏,他认为《竹叶三君》、《旧邻》等是近年我国散文领域难得的佳作。

写人记事散文,主要是通过事件描写人的性格,通常说法是用小说的笔法来写散文,陈慧瑛的小说笔法是善于在娓娓动听的描述中运用精当的细节,巧妙地情节,以极短篇幅合乎情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如《参星与商星》,在我和他的曲折经历中自然而然地展示各自的人生志趣和走向。《竹叶三君》从我与同事竹叶三君的一般往来中,表现这位山区教师貌似古拙,而内心热烈如火;情怀冲淡,对事业却真诚执著。虽是老夫子,然而却能体贴、关心人。《旧邻》描述我与邻居淡淡如水的接触,从中刻划版画家孙煌一心扑在艺术事业上,而又不忘人情世故。《杨柳小小酒家》从杨柳的坎坷生活中展示她的能歌善舞,善良而又坚强的性格。

不少评论文章称赞慧瑛散文文情并茂,抒情味浓等,这就是说她的散文有着浓厚的抒情色彩,换言之,就是用诗的方法写散文。这有两种表现形态,其中就是通常所说的散文诗,雷抒雁在《南方,曼陀林的歌者》中说,陈慧瑛的散文诗大都是诗与散文的结合,其特点是凭一个意念,断然截取生活的一角,由此生发开来,抒情,言志,寓意,都很精彩。例如《不了情》一组散文诗。不过还有另一种形态,即她的不少偏于叙事状物的散文,也不乏诗情画意,且两者溶为一体,如《一串风铃花》、《那神奇美丽的地方》、《匡庐三夜》等。

以诗入文,这是陈慧瑛散文又一特点。不过诗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她的作品诗意的突出特点在于淡中带浓,柔中带刚。她的《特区的港口》(一、二)以港口、夜景为对象,运用富有特征的事物和比喻,着力描摹厦门特区迷人的风姿,醇厚的诗意与强烈的现实交织成一幅瑰丽的图画。当然,她的作品中诗意也是多姿多彩的,有的委婉,有的明丽,有的刚劲。

陈慧瑛的散文作品以选取题材的独特,写人记事的精妙,诗情画意的浓郁,构成了她的散文的独立风格。

陈慧瑛的散文风格的形成是有诸多因素的。她生于新加坡,长于祖国,自幼喜爱文学,在中学、特别是在厦门大学中文系学习期间,她开始写作并发表了文学作品。毕业后,她先被分配到太行山区教书,后又调回故乡执教,而后到新闻单位当编辑、记者,现在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华侨外事委员会任职。她热爱祖国,热诚为人民办事,又有丰富生活经历,同时有着文学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修养,加上勤奋笔耕,因而能在工作之余创作出不少好作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蓬勃地发展。陈慧瑛在这个大好形势的鼓舞下,焕发出写作的热情,一发而不可收,写作了大量的散文,其中不乏精品力作,屡次荣获大奖,引起文坛的关注。

陈慧瑛的散文创作,既同时代一道前进,又有自己的选择。80年代初,她与宗璞、张洁等人驰名于中国散文文坛上,她(他)们的那种对温馨真情的渴望,对心灵理解、沟通的呼唤,对鲜明个性和纯美人性的追求,都令人耳目一新并为之动容,然而她有着自己的声音和文采,她用朴实而又醇厚、明朗而委婉的文风传达了她的中国心、一缕缕乡思,以及对那些纯朴的善良的普通人的挚爱。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散文文坛上出现了四种流向,即:一、大散文流向,混同文章与文学的区别;二、新潮散文流向,在思想上追求现代性,在表达上追求先锋性;三、智慧散文,或称文化散文、学者散文;四、艺术散文。面对这种四体分流的局面,陈慧瑛有着自己的选择,她似乎倾向于艺术散文一体,不过又吸取大散文及智慧散文的若干长处,构成自己的特色,而这种特点又是她在上世纪八十年初期形成的文风的新发展,这便是题材更广泛,而原有的题材特色更突出,叙事写人的手法更为多样,文体也有新的增加,如随笔,文风趋向凝练,厚重而又洒脱,陈慧瑛散文风格形成与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作家在跟随时代前进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声音与文采。

我回来了,只为了一把泥土,一把世世代代华夏祖先遗落的血脉骨殖,萌起了我回归的野性和冲动……舞台上一位优雅的女子正在朗诵这首散文诗,时而悠扬婉转时而荡气蓬勃,在场的海内外嘉宾都沉浸在其意境之中。

2016年3月30日上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新书发布仪式。国宾馆八方苑厅内墨客云集,人们慕名前来,有年过九旬高龄老人,也有文坛上的年轻学者。发布会的主人公,是一位叫陈慧瑛的女作家。

陈慧瑛,当代著名归侨女作家,1946年出生于新加坡。她的外祖父是新加坡爱国华侨富商,1959年外祖父含泪将最心爱的外孙女送回中国。那一年,她13岁。离开新加坡前,外祖父将珍藏多年的晚清画作《墨梅》交给她,并嘱咐她要学有所成,报效国家。

在发布会上,陈慧瑛带着她的第21本书《有一种爱叫永远》(共30万字)与大家见面,书中收录了她近年来的作品,篇篇都诉说着她的乡愁。有人问她,什么是永远?她说,永远就是我对故乡的这份爱。

陈慧瑛坚持写作40年。她将这理解为一种传承。她说,自己一家三代都侨居国外。不过,她从小是读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成长起来的。1967年,她不负外祖父的期望,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正当人生创作的辉煌时期,她却被下放到太行山下,她有充足的条件在此时离开,但是她却选择留下来,历尽艰辛也始终不离不弃。

上世纪70年代末,陈慧瑛调到《厦门日报》工作。她一边文学创作,一边从事新闻采编,有多部文学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同时,她1988年,从政之后,热衷于侨务工作:作为归侨,我非常理解海外侨胞对祖籍国的感情和奉献,所以,我愿意为他们服务。

我曾经也跟他们一样,身在海外。希望他们不仅能在所在国努力工作、学习,也能时刻心系祖国母亲,为故乡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

从外祖父到外孙女,从新加坡到鼓浪屿,60年过去了,无论是外祖父对于祖国的思念,还是陈慧瑛对于祖国的一片痴心,都让人看到了乡愁,看到了爱国之情。值得一提的是,陈慧瑛是陈化成将军的嫡系五代孙。陈化成将军在鸦片战争时期带领将士们血染江城,保家卫国,壮烈牺牲。

我回来了,舍弃了一切,换回的只是头顶的一片蓝天,脚下的一抔热土,然而我终不后悔……舞台上的女士,是陈慧瑛的旅居澳大利亚女儿吴舒帆。爱国乡情,在代代传承中愈来愈浓。

2015年12月下旬,我去厦门参加海峡两岸一家亲大型除旧迎新晚会,间隙,拜访了这位相识30年的老朋友陈慧瑛。

我和陈慧瑛相识于1985年10月,当年她从厦门来合肥,在安徽省文联大院集中后,前去参加在滁州市举行的醉翁亭散文节活动。随后30多年中,我俩先后在厦门市,又见多次。我逐渐了解了她的人生及文章。日前,我翻开这本文集,心潮澎拜,往事在脑海回现。

1959年,一位归国少女带着曼陀琳毅然离开了蕉风椰雨的新加坡,离开了从小生活在一起的亲人与相知多年的朋友,回到了长满相思树与凤凰木的祖国东南海疆、充满亚热带风情的美丽鹭鸟。并以其丰硕的创作成果和出色的工作业绩名扬海内外。

1946年12月,陈慧瑛出生在新加坡一个华侨书香世家,祖父是前清秀才,外祖父是前清举人,亦文亦商。父亲陈文旌从事金融业,却对中国旧体诗词极具造诣,在当时的新马文坛颇负盛名,同郁达夫、洪丝丝、张楚琨、高云览、柯朝阳先生等结为文友。抗战期间,郁达夫流寓南洋,曾在《星洲日报》副刊上发起抗日征文比赛,陈文旌获征文第一名,从此郁达夫便与他成了忘年交。她母亲也是个知书识礼的人。慈爱的祖父极疼爱孙女,常在明月之夜,穿一身香云纱汉装,在躺椅上教她背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祖父吟咏时老泪纵横,那份乡愁打动了幼小的她,她耳濡目染着祖国灿烂文化,并在心中播下了爱恋祖国的种子。她九岁开始写诗作文,十岁通览《红楼梦》,更有趣的是,她为黛玉真挚之情深深感动,竟学着去葬花……陈慧瑛常常腰系鲜红的纱笼,坐在翠绿的椰树下,仰望热带蔚蓝的苍弯,想像着祖辈、双亲念念不忘的唐山。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在她少女的心中成了人间的天堂。为追求美好的理想,13岁那年,陈慧瑛经七天七夜的航行,同母亲一起回到了故乡—厦门。在祖国的怀抱里,从小学到中学,陈慧瑛都是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1962年,她年仅16岁,便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厦门大学中文系。她学习刻苦,在大学的五年中,她学的30门功课,全部都是高分,被评为三好学生。不少知名教授都喜欢她,希望留她当助教,但因学校当时执行左的组织路线而未能留校。从此,她那支浸润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笔就泊泪流淌着海外赤子对祖国深厚的情感和向往、异乡游子对乡土的思念和忠贞报效之情……

从此,她像归来的杜鹃声声呼唤着母亲,热情讴歌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

她说,只有在海外生活过的人,才会那么真切地体会到祖国两个字的份量。

翻开她的作品,爱国爱乡的主旋律贯穿始终。祖国的山山水水、故乡的一草一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起飞以及有胆有识的海外客商,无不在她笔下熠熠生辉。

40年来,她在中国各地及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地200余家报刊发表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小说等作品6000余篇,共1500多万字,其中100篇作品在国内外获奖,200篇作品被选人中外130种文选和高校教材。已出版《无名的星》、《归来的啼鹃》、《月是故乡明》、《芳草天涯》、《厦门人》、《展翅的白鹭》、《南方的曼陀琳》、《神奇的绿岛》、《春水伊人寄相思》、《生命的田园》、《此情此心》、《竹叶三君》、《梅花魂》、《随缘》和《一花一世界》、《陈慧瑛散文选集》等21部著作,其中《无名的星》荣获中国作协1989年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诗《盼香港回归》获国家文化部文华奖。陈慧瑛的作品集中反映了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的生活和厦门特区的风貌,深受海内外读者的喜爱。她的作品贵在情真意挚,清丽脱俗,细腻中不失豪放,婉约而又豁达。1987年至今,她多次应邀至全国各地及欧美、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澳大利亚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讲学、文化交流及参加国际华文文学研讨会。1990年7月,她又应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和美国ABI国际名人协会联合邀请,到美国旧金山参加第23届世界文化艺术交流大会。迄今,海内外专家、学者评述其作品的文章已达120余篇。她的名字被列人《世界名人录》、《世界优秀知识分子名录》、《世界500杰出名人》、《世界妇女名人录》、《世界华人文化名人录》、《中国当代文学家传记》等中外80部名人辞典。是福建省优秀专家、国家级有突出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文学创作她硕果累累,而在工作上,她在大半生不同境遇的不同岗位上,也都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1967年7月大学毕业,正当她踌躇满志欲报效祖国之时,却遇上文革十年浩劫,作为归侨和有海外关系的人,她在劫难逃,被千里迢迢发配到穷苦的太行山区。初始,还在地区师范当一名教师,尔后,当一位有权势的人物看中她的美貌和学识时,她不屈服于淫威,甘愿受罚于穷山坳,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个昔日钟鸣鼎食之家的小娇娇,境遇一落千丈。春天啃过榆树皮,夏天用过野菜充饥。白天,推开门,山连着山;夜晚,关上门,狂风呼号。她感到委屈和不解,难道这就是祖国的需要吗?在她仿徨之际,她被当地群众的极度贫困、落后和愚昧所震惊,也被乡亲们的朴实真诚所深深感动。她想,我在这里一天,就要尽我所能为他们做一些事。就这样,她和当地人一起出工,干农活,开大寨田。工余,给孩子们上课;夜晚,为大人们扫盲。为了帮助乡亲,她学会了裁剪制衣。夜深人静,她则如饥似渴地涉猎古今中外书籍。付出多少,收获多少,至今,她还说:那段生活磨练了我的意志,强健了我的身体,丰富了我的学识,成为我日后工作学习的宝贵资源。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活的磨难是日后成功的基石,但政治上的迫害和歧视却使这个远离家门的弱女子近乎绝望。那是个大雪封门的冬天,她被善良纯朴的山民评为劳动模范,乡里的老乡敲锣打鼓把她送到村口,去省城领奖。然而,有人因为她的归侨身份和海外关系剥夺了她的劳模资格。当她流着泪踏着积雪一步一步往村里走的时候,简直是痛不欲生。这就是这个国家对她痴情儿女的态度吗?海外亲人知道她的境遇后,不断呼唤她走出国门。每当这时,她眼前就会浮现与外祖父临别时,老人赠与她那幅珍藏的《墨松图》时老泪纵横的情景。那是外祖父的两个心愿,一是希望她做人要像梅一样傲雪凌霜;二是叶落归根的心愿由她来完成。这种对故土的深深眷恋,是千千万万海外游子对五千年文明古国难解的情结。她不愿在祖国处于危难之际掉头而去,她不愿在那个美丽的情结上抹黑。

1974年,她调回到了祖籍地福建省同安县(今厦门市同安区)。太行山的磨炼使她从一个娇弱的小女子成长为意志坚定、爱憎分明、有思想、有个性的成熟的人。1979年,她调到《厦门日报》社担任文艺副刊编辑。在这里,她如鱼得水,才华得以充分展现。

和许许多多经历过文革的青年一样,在这样一个万象更新的时候,在这样一个来之不易的岗位,她拼命地工作。孩子年幼,夫妻分居,简居陋室,比起太行山又算得了什么?特区建设的第一声号角划过,她像蜜蜂采蜜,飞舞在美丽的鹭岛,采集着经济大潮中的新人新事。勇于开拓的女强人、第一个吃螃蟹的外商以及外商敦厚温柔的妻……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她笔下活灵活现。她和同伴们编发的《海燕》副刊越来越有声有色。为培养文学青年与团结更多专业、业余作者,她付出了辛勤的劳动。1981年,散文家柯蓝、郭风来厦门深人生活时遇上了她,向她建议,在《厦门日报》副刊开辟散文诗专页,以繁荣全国散文诗创作。在领导支持下,她倾注了全部热情,开辟了散文诗专页。从创办以来,有200多位知名作家为该专页撰稿,发稿数十万字,400多篇,在全国文坛上产生了积极影响。1984年,她被评为福建省先进新闻工作者与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出席了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

紧张的工作触动了她扎实的文学功底,这时期她厚积薄发,佳作迭出,厦门文坛冉冉升起一颗璀灿的星。

1988年2月,她从报社调任厦门市人大常委会侨务外事委员会任领导职务,工作变了,肩上的担子重了。她知道,这是组织上对她的信任,她还是那句话,干什么就要干好。

她的归侨身份,使国内归侨、侨眷,海外的华人华侨对她多了一份认同和信任。作为新闻工作者和著名作家,她熟悉他们的思想状况,塑造过他们中众多的人物形象,她身上浓浓的文化气息又与他们多了一份同是炎黄子孙的亲近和感情。她以她得天独厚的条件与她的工作对象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当年,厦门市软硬环境尚未得到较好改善,客商在生产经营中遇到了种种困难,他们顾虑重重,不敢直言,但许多客商对她却敞开心扉,直言不讳。每当这时,她就一面宣传有关方针政策,好言抚慰,一面向有关方面积极反映,并结合人大工作形成调查意见,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1995年,海峡两岸关系曾一度紧张,许多台商人心惶惶,有的甚至还想撤资,纷纷向她咨询情况,她便逐一耐心解释党和国家的对台方针政策。有一天,已经是晚上九点了,她和台办负责同志看到焦虑仿徨的台商们正不知所措,于是连夜开了个台商座谈会,初步稳定了在厦台商的情绪。

她性格中依然存在的番仔直(闽南语,意指普遍存在于东南亚华侨身上的直爽性格)味道和几分男子汉的侠肝义胆,赢得了许多朋友,不少客商把她当作自己的亲人。有一年春节,一个台湾女老板,受到地痞讹诈,情急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女老板立即抓起电话语无伦次地向她告急,而她自然是处理得有板有眼,毫不含糊。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因此,许多客商就是做好事,捐赠社会公益事业,也都愿请她出面牵线搭桥。10多年来,她为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宗教各部门努力引进或协助引进海外炎黄子孙的大量捐赠,为社会福利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人大工作岗位上,她思想敏锐,作风泼辣,不计个人得失,抓住典型大胆监督,努力维护华侨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1989年,业主印尼归侨陈子英向她投诉厦门市广播电台对其侨房先租后占,继而通过行政手段,以国家建设需要为名进行征用。经调查,她发现这是一起典型的侵犯侨益案例,但要监督下去将困难重重。因为自己刚从新闻部门出来,都是老熟人了,况且自己丈夫正好又在这家单位工作。再说,该侨房已被有关部门的红头文件征用,要监督到底就要有敢于碰硬的精神。面对难题,她没有犹豫,她认准一条,只要是对的就要干到底。经过她多方努力,在厦门市人大、市政府领导和各方的支持配合下,终于促使政府撤销了有关部门批准征用该侨房的红头文件,要求该单位限期腾退所占用侨房,归还业主并将处理结果公开见报,这在侨界引起很大的反响。原厦门市侨联主席颜西岳,当年曾动员陈子英出租,后来侨房被占用他多方奔走无效,深感愧对侨房业主。这个案子解决后,他如释重负,说:我以为在我有生之年,再也看不到这幢侨房归还业主,我等待了25年了,现在终于解决了。厦门市人大侨委真心保护华侨权益,真是功德无量啊!

重辉于同安大轮山麓的千年古刹梵天寺,使参加历届世界同安联谊会的海外乡亲流连忘返,感物思怀,激发了海外游子恋祖恋乡的亲情和建设家乡的愿望。然而为了梵天寺的今天,她付出的心血天日可鉴。从1990年起,她带领侨委委员、工作人员具体抓厦门市人大代表提出的搬迁看守所,修复梵天寺,保护历史文物古迹议案的办理,使建在梵天寺旧址上的看守所彻底搬迁。作为议案的办理,这一工作已告结束,但修复工作则困难重重,一度陷人瘫痪。县里的领导对她信任依旧,梵天寺里的老和尚对她期待依旧,她说:我无法坐视无睹,修复梵天寺是人民的意愿,能保护里面千百年来的文物古迹,宏扬祖国文化,凝聚海外侨心,拓展厦门市的旅游资源,数利并举的事情,不能就此夭折。就这样,她历尽艰辛,数百次奔走于厦门市与同安县之间,奔走于厦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之间,奔走于宗教界、侨台港澳同胞之间,解难题,引外资。在她不懈的努力和方方面面的支持、海内外乡亲的响应下,终于使闻名海内外,但在文革中被破坏殆尽的千年古刹重现在美丽的大轮山下。

许是当过记者善于抓焦点问题,许是工作对象本身就是敏感话题,总之,她工作的结果常常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反响。1994年,经她领导的侨委初审、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在海内外反响很大,台湾、新加坡、香港、菲律宾、泰国等各路传媒都以显著篇幅予以报道,并认为此举是为台商进一步投资厦门高悬起绿灯。1997年,她领导侨委组织代表对厦门市涉台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管理现状进行视察,形成报告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涉台文物古迹是厦台之间人同根、神同祖、文同源的历史见证,意义重大。此事被厦门市、福建省及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各级传媒广为宣传。时任厦门市委书记欣然题词给予鼓励:市人大侨委和市台办办了一件好事。搞好涉台文物古迹的保护,发挥其在促进两岸交流和祖国统一的应有作用,值得研究和探索。希望进一步开展这项工作,特别是怎么组织台胞到这些地方参观,增强认同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由于她出色的工作和文学创作上的丰硕成果,30年来,她先后荣获厦门市、福建省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侨界十大新闻人物、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厦门市、福建省优秀专家等一系列荣誉。1993年被国务院授予为发展文学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证书。1995年,她光荣出席了北京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曾连任五届厦门市作协主席、文联副主席、连任四届厦门市人大常委、侨委主任。现为美国东洛杉矶学院荣誉教授、厦门大学兼职教授、福建省炎黄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熟悉她的人,往往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来形容她,这一点也不夸张。她的知识面很广,对文学、历史、中外古今均有涉猎。大凡她出差,每到一处,对古往今来的历史名人、文士奇才遗迹必前去瞻仰凭吊,而这往往又能触动她丰富细腻的情感,情至深处,掬一捧热泪以祭先贤。尔后将这种情感溶人当地的山水和风土人情,成为她日后的创作素材。

和所有事业有成的人一样,勤奋和刻苦是成功的必由之路。她像陀螺永不停歇地转动,她旺盛的精力有时连小伙子都自叹弗如,就是躺在病榻上,她也坚持学习和工作。她常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大学时她学的是俄语,当时为了工作需要,只要有一点空隙她就读英语,哪怕候机的个把小时也不放过。在一些国际文化交流中,她希望自己能用英语宣讲祖国五千年的文明。在她的办公室,有书写英文单词和古诗词的黑板,内容常换常新。她经常语重心长地对属下讲,有时间除了学习业务知识外,尽量多看书,哪怕是读小说都比闲聊强!她常常羡慕年轻人,说:要是我再年轻40岁该多好啊!这世界有太多太多的事需要我们去做。

在繁忙的工作中,她对钟爱的文学事业矢志不渝,她利用点滴业余时间,每年保持着几十万字的创作势头。

陈慧瑛祖籍厦门市同安丙洲,是晚清爱国名将陈化成将军的直系后裔。祖上英风,铸就她的须眉侠气;华侨世家,孕育她的赤子情怀。因此,她的心中总洋溢着一份浓浓的爱,爱祖国、爱家乡、爱事业、爱朋友、爱每一个善良的人。

我根据陈慧瑛的指点,从厦门市区驱车一个小时,来到了她先祖陈化成的故里。

陈化成(1776年—1842年),字业章,号莲峰,厦门同安人。出身行伍,历任参将、总兵,鸦片战争爆发时任福建水师提督,为保卫吴淞,在孤立无援情况下,与英军浴血奋战,英勇殉国。

英夷到处猖獗,已破虎门、厦门、定海,势必窥伺吴淞。某海上攻战40余年,风涛素习,严兵戒备。如夷来,必能破之,以张军威。设事机不测,亦必以死继之。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江南提督陈化成致信同乡好友苏廷玉,如此写到。

一语成谶。不久后,他便牺牲在吴淞炮台。

孤忠堪壮河山色,浩气长随日月行。陈化成志存敌忾、任重干城、无私无畏、舍身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影响深远。在170余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可从这宝贵的遗产中受益。

丙洲是厦门同安湾的一个小岛渔村,扼海口咽喉,为水路出入同安的必经之道。这就是陈化成的故乡。

陈化成的父亲陈前哲是同安庠生,以办私塾为生,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染瘟疫去世。为补贴家用,少年陈化成在渔船、商船干杂务,经受过风浪磨炼,年未满十六就蹋壁则直上五寻,涉水而能游数里。

嘉庆初年,以蔡牵为首的海上武装势力横行闽、浙、粤三省沿海,清政府决定招募水师,充实海防力量。陈化成毅然应征,投入严格的水陆操练,他的一套潜水硬功夫令人折服,被称为水中奇人。

嘉庆六年(1801年),时任浙江水师提督的同安人李长庚到福建修造兵船期间,召见了这位奇人。面对李长庚关于如何加强沿海防务的询问,陈化成应对得体,被赞为将才。

海氛不靖,海防需要的就是将才。陈化成表现出众,屡立军功,先后任把总、千总、守备、参将、总兵等职。作为一名从基层普通士兵成长起来的将领,他体恤部下,爱护百姓,被誉为陈佛。

道光十年(1830年),陈化成被破格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彼时,东南沿海一带的残匪已基本肃清,但也出现了新的情况:外籍鸦片贩子依仗兵船保护,利用走私船只将鸦片运至闽粤沿海各地区。不少官员被买通,不仅不敢查扣洋舶,甚至包庇阴享分肥之利。《同安县志》记载,闽南地区受害者越来越多。

上海陈化成纪念馆研究员吴必尧说,陈化成早期因驭军有纪律,约己尤严而有廉将之称,执掌福建水师提督帅印后,更是以身作则,从严治军。将帅正,士卒从,福建水师的战斗力亦随之提高。

道光十二年(1832年)至道光十九年(1839年)间,运载鸦片的英船先后数次入闽海域挑衅,陈化成亲率水师,下令各船整备炮火,联舯驶进,连环轰击,英船随拒随去,情形狼狈,立即向外洋逃驶。福建海面的鸦片走私活动,很快受到遏制。

陈化成捍卫海防、为民除害,果敢地把在闽、浙、粤沿海的英国鸦片船驱逐出境,充分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也为当时的禁烟运动作出了卓越贡献。

吴淞口既是上海门户,又是长江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为加强防务,1840年初,清政府诏命陈化成调任江南提督,福建水师提督一职改由原江南提督陈阶平接任。

陈化成一到任,不入官衙,即驻吴淞海口,谢绝了江苏巡抚梁章钜特地为他安排的行署公馆,在前沿阵地的破旧营帐中与士卒同薪胆者三年。在视察海口防务,检阅所属吴淞口及上海各处兵营时,他看到士卒老弱,意志消沉,各营军械破旧残缺,枪炮生锈,不禁感慨万千,即着手整顿备战。

吴淞口有东西炮台隔江相望,互为犄角。但因年久失修,炮位不足,防备松弛。陈化成亲自督率士卒,挖掘壕沟,沿江修筑一条长达20公里的坚固土城,并沿海塘建造了26座土堡,可藏兵避炮。此外,为改善装备,先将废炮改铸数百斤及二三千斤炮位,又委员赴湖北采购精铁,新铸大炮66门,其中最大的炮重达4000公斤。他日益操劳,竭尽全力,即疾作,不就温室。

1840年6月,英舰封锁珠江口,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次年5月,英军进攻广州,主持战事的靖逆将军奕山派广州知府与英军头目义律订立《广州和约》。据此,清政府以为战事终结,下令沿海撤防,吴淞口守军也被裁撤大半。但陈化成认为侵略者犬羊之性,会卷土重来,仍率领所属严格训练,倍加警惕。

不出陈化成所料,当年8月,英国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至10月,连陷厦门、定海、宁波等地。1842年6月16日,吴淞口战役爆发。是日,英军旗舰皋华丽号率大小船舰列阵向吴淞口发起猛攻,陈化成镇西炮台还击。

正值炮战犹酣之际,清军战役最高统帅、两江总督牛鉴带头溃逃,结果其所督诸军皆尾而溃走,夷遂乘势大进,随之,小沙嘴、东炮台等阵地尽失,致英军登陆得逞围攻西炮台。《清史稿·陈化成传》记载,陈化成在孤立无援绝境中,率部与敌进行白刃战,最终中弹喷血而殒。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化成研究》一书记录了陈化成弥留之际的低呼:天乎,天乎,天乎不灭贼乎!

陈化成牺牲之后,安徽省太湖县人武进士出生的刘国标义士,把他的遗体藏在芦苇荡中,暗立标记。8日后,陈化成遗体被寻回,官兵民众白衣素服,哀号不绝于耳。1842年,陈化成的棺柩被护送返乡,安葬在厦门金榜山麓。

守土捐躯是为社稷忠臣,忘家忧国得以精神永世。陈氏宗祠柱子上的一副对联,可谓是陈化成一生的真实写照。陈化成志存敌忾、舍身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应该被人们所铭记与学习。

陈化成牺牲170年后,他的雕像在同安区西柯镇丙洲岛落成。这座守望着环东海域的雕像,肃然远眺,左手紧握剑鞘,右手已微微将剑拔出。作为水师提督文化广场的主体景观,今后它将成为丙洲岛的一大景观名片。

当地规划部门重视丙洲岛的开发建设,建设滨海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等,让群众受益。而这一切,离不开厦门陈化成研究会在背后的推动。

1990年,陈化成嫡系四世孙陈文旌(陈慧瑛的父亲),着手筹备成立厦门市陈化成研究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该会直至2008年3月8日才正式成立。作为他的嫡系五世孙、陈化成研究会会长陈慧瑛告诉我,研究会成立后,着力做了三件事情:致力于全面搜集、整理介绍陈化成生平事迹和遗存文物资料,充实厦门地方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的历史资料;修缮、保护陈化成故居、宗祠与墓地等,并为设立陈化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建立陈化成纪念展馆努力;加强与上海、台湾、东南亚、北美等地陈氏后裔宗亲的交流联系,进一步弘扬陈化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如今,厦门陈化成研究会举办了一系列的学术研究活动,出版了相关的刊物与论文集,并与上海等地的研究机构进行不定期的交流协作。无论是同安丙洲的陈氏宗祠、厦门草埔埕的陈化成故居,还是中山公园的陈公祠,以及金榜山麓的陈化成墓,通过产权置换、裁撤工厂等办法,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修旧如旧。陈氏宗祠被厦门市政府认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化成墓为国家级保护文物,每年陈化成殉国日,各界人士、在校师生纷纷前往悼念,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陈化成留下的这笔宝贵遗产,是一张好牌。作为进入历史教科书为数不多的人物,陈化成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协助禁烟,积极抗击外侮,乃至捐躯殉国,被奉为民族英雄。这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有利于塑造同安乃至福建历史旅游文化品牌,提高品牌文化。

已故厦门市社科联原主席方友义和厦门市文化局原局长彭一万多次建议,用陈化成遗迹串起名人游,把陈氏宗祠、陈化成陵园、陈公祠等与陈化成有关的历史遗迹串起来,尽快规划相关旅游线路,打造丙洲岛闽南文化休闲渔村。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为抗击外来侵略而英勇献身的民族英雄,170多年来陈化成深受国人崇敬。特别是在他的家乡厦门和他牺牲的上海宝山,以及新北市新庄区,为了赞颂他崇高的民族精神,一些道路社区等以他的名字命名,并沿用至今。

在陈化成牺牲的上海宝山,还建立了陈公祠,建成以陈化成命名的化成路、化成桥、陈化成纪念馆等永志纪念。1987年,为纪念陈化成牺牲145周年,在上海吴淞公园内立起陈化成塑像。

在台湾,为了纪念陈化成,不仅在新北市新庄区也设有一条化成路,还有以其命名的化成中学、化成社区。2010年,陈化成研究会第一任秘书长陈进水作为福建省经贸代表团厦门分团代表到台湾交流,就曾特地到台湾的化成路和化成社区参观。

1842年,陈化成的灵柩被运回同安家乡安葬。在同安丙洲村和厦门岛内陈化成曾居住的地方,陈化成故居、陈公祠等,也向后人讲述着民族英雄陈化成生前的事迹。2012年,丙洲村还竖立起陈化成雕像,成为厦门市第二高的石雕像。

在厦门岛内的金榜山麓,陈化成墓前的华表上题刻着:俎豆馨香、荐忠良而易名两字,粤闽江浙、垂功烈而炳节千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