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穿1.2%,人民币资产将短期承压(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意味着)

理财 sddy008 2023-03-11 03:22 255 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十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穿1.2%,人民币资产将短期承压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穿1.2%,人民币资产将短期承压(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意味着)

西半球7月19日的经济日历照旧繁忙,数据与官员发言不少,重磅却寥寥。然而,在通胀预期与新冠肺炎病毒Delta变异双重担忧下,美国股债双市拿下了头版头条。

当地时间7月19日,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约12个基点,跌穿1.2%,至1.17%,为2月12日来最低水平,也远低于3月份创下的14个月高点1.77%;30年国债同日跌至1.8%附近,亦触及五个月低点,为1月29日来最低值。股市全线下挫,其中道琼斯指数大跌700多点,跌幅2.09%,创去年10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美债收益率回落通常与美元指数走强相伴。美元指数于北京时间7月19日突破93关口,为4月5日以来首次,在随后一天击穿92.83,再次攀至93上方。

收益率曲线平缓,病毒变异为主要不确定性因素

自3月触及峰值1.77%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通胀预期持续增强中持续回落,6月跌破1.5%,7月滑落1.3%下方,期间一度触及1.25%,随后在1.3%左右水平徘徊。与此同时,2年期美债收益率自6月以来,由0.14%升至0.27%,逐步平滑收益率曲线后,2年期与10年期美债利差此前已收窄至110个基点内。

目前,十年期美债大幅跌滑至200日移动均线下方,二者收益率利差自今年2月以来首次缩窄为不足100个基点。

在通胀数据不断攀升的情形下,美债收益率却持续下行,这一问题引起多方讨论已有两个多月。

美国劳工部此前公布数据显示,美国6月间CPI同比增长5.4%,创近13年来新高。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与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涨幅达4.5%,为近30年以来最大同比涨幅。同期美国PPI同比上升7.3%,为有记录以来最大同比涨幅。

蒙特利尔银行(BMO)策略师Dan Krieter则认为,不确定的经济前景带来了增长和通胀方面的不确定性,由此致使长期美债价格上升。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策略师Guneet Dhingra在7月16日的报告中表示,近期美债价格走势或收益率的最佳解释是仓位和资金流,而不是来自经济前景与美联储论调的任何根本变化。长期看,我们认为经济前景良好,拜登政府基建计划将提振国债市场。

德意志银行集团大中华区宏观策略主管刘立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美债走势存在一部分技术性原因。“在通胀数据影响下,美联储维持每月1200亿美元购债步伐,其中包括800亿美元国债,而供给方面在5月有所缩减,由此十年期美债下行幅度较大。在这样大的波动性面前,美联储持续购买债券,债券市场同时面临短缺情况,致使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下滑。”

“对于通胀与美债收益率逻辑,我们已预测美联储在2023年第三季度或将考虑加息。”刘立男说,“但在美联储已经与市场提前进行沟通的情况下,后者其实有预期,也在收益率中有所体现,即短端利率上行,长端利率下行,收益率曲线逐步平缓。一旦开始加息,通胀在一定程度上会被抑制,长期美债上行压力较为有限。”

刘立男认为,十年期美债可能目前存在超调现象,而至于何时反弹或回调,还需继续观测美国国内、宏观数据及经济市场整体投资的变化。长期看,10年的国债收益率会达2%,甚至更高。

招商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5月-6月中旬的美债收益率下行中,通胀预期和实际利率均有贡献,流动性宽松和供需矛盾缓和是主因,而自6月下旬开始的美债收益率下破1.3%,或主要反映全球经济预期的恶化,即欧洲疫情相对更为严峻,推动美元指数反弹。

在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Tony Sycamore看来,自6月16日美联储会议以来,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延续平坦化趋势,同时新兴市场债券息差仍接近自2020年初以来的最窄水平。“尽管一季度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趋陡给全球利率市场带来了巨大挑战,我们仍然认为目前收益率升势已经放缓,且2021年余下时间和2022年初,平坦化仍将是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走势的主线。”

“随着8月26日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日益临近,又一风险事件开始进入倒计时,但我们并不认为杰克逊霍尔会议上美联储会正式宣布即将启动缩减QE,但可能会提到未来缩表的时间表。换言之,我们不认为这次会议将放岀爆炸性消息,因为美联储尚不认为目前美国经济在实现就业和通胀目标方面已经取得足够大的进展。”Tony Sycamore说。

就业人口比和劳动力市场参与度是美联储在就业方面考量的重要指标。当地时间7月9日发布的《货币政策报告》显示,尽管失业率已从疫情影响最为严重时期的高位大幅下降,但衡量就业状况的广泛指标表示劳动力市场依旧低迷。“6月份就业人口比(包括失业率和劳动力参与率)为58%,仍低于近年来平均水平,而调整后失业率约为8.7%(包括退出劳动力市场以及被临时解雇的人数)。”

对于今后宏观经济情景,刘立男表示,在德银看来,通胀与Delta变异病毒是未来两大全球性宏观风险或不确定性。最近已有数据显示出一些国家确实有对疫情再度失控的担忧。“虽然不确定性尤存,但市场已对通胀预期,以及对美联储加息作出反应。德意志银行认为,现行通胀确实留有暂时性特质,短期内大宗商品价格还会有波动。但另一方面,通胀的变化还取决于控制通胀的预期与缩减信号的释放。”

“市场已经开始考虑并担忧新一轮全球复苏节奏或将有所放缓。欧美、英国等国目前陆续全面开放,但部分国家的疫情感染病例还在进一步攀升。”刘立男解释道,“因此,我认为,在对经济前景担忧与通胀之间,市场目前更加担心的还是增长会否继续乏力。考虑到各国接种疫苗与群体免疫进程,我们预测三季度美国与欧洲将达到约70%接种率,疫情进一步扩散的风险总体可控。”

美元持续走强,人民币资产短期承压但影响有限

今年2季度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呈先升后贬之态。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促使全球市场对美联储提前收紧的预期增强,美元指数再度反弹。北京时间7月20日,美元指数升破93大关。

“今年人民币对美元其实仍有持续升值的空间。国内经济增速与中美长短期利差,尤其是中国10年国债对美国十年国债将近170个基点的利差,均在基本面与国际收支层面给予人民币上行动力。”刘立男说,“此外,在我看来,降准带来的影响是较为中性的,更多的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体系资金流动性问题。”

“美元对风险货币(例如澳元、加元等商品货币)迎来避险买盘,而日元和瑞郎再度成为最强货币。美元/加元涨逾1%,至5个月高点;欧元/美元跌破1.1772支撑位,但收盘回到了1.1800上方;澳元/美元收盘价今年首次回到0.7400下方。交易者可能观察美元/加元的走势,帮助判断情绪属于冒险还是避险。”Tony Sycamore称。

就人民币而言,他认为区间波动仍是主要判断。“美元对人民币在下方有美联储支撑,上方有境内结汇压制,最终将体现为6.40-6.60区间波动。”

刘立男表示,从今年二季度开始,美元利率与美元指数相关性较强,美元估值在很大程度上跟美元的短期利率有非常明显的相关性。“从减少刺激政策规模、缩表加息,使货币政策从超级宽松回归正常状态需要一个过程,美联储加息周期的回调会这其中对美元指数产生支撑,所以美元指数从5月下旬迅速反弹至93。”

花旗银行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刘利刚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预计,下半年人民币升值压力仍不断加大,将会振荡升值至6.3。

“当然要与外部环境结合看,若美联储政策正常化速度过快,人民币与美元收益率收窄,抑制人民币升值预期将受抑。”他解释,“但总的来看,因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加入全球的资本市场指数,海外机构投资人严重低配置人民币资产的现状,以及人民币资产与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价格并没有很高的相关性等因素,均促使我们中长期仍看好人民币逐渐升值。”

刘立男同样认为,下半年,因美债收益率变化等因素,人民币债券市场资金流入规模会有些波动,整体或将放缓,但与2014-2015年的影响有所不同。

“与同等经济体的货币境外流通和存量相比,人民币的国际投资者配置权重仍较低,在中国加入全球市场指数后,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海外资金依旧有对人民币资产配置的需求。除此之外,中国的贸易表现也加大了全球对人民币资产的使用。所以,无论是国际贸易中还是在资产的配置中,人民币的比重都在持续增加。人民币资产的一个独特性是,与其他全球主要资产相比,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更强,我国国债与美国国债利率之间的相关性弱,有其内生特质。而资本在多元化、分散化进行资产配置时,更为偏好与美元资产相对越弱的资产。”刘立男称。

(作者:胡天姣编辑:马春园)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