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350多家机构涌入这家公司,股价能不涨吗?(一个月的公司)

资讯 sddy008 2023-02-28 15:29 290 0

刚刚过去的7月,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等A股三大指数加速放量拉升。火热的行情之下,机构也没有闲着,积极通过调研挖掘优质标的。

从7月调研情况来看,汽车板块被调研公司数量位居第一,其次是化学制药板块、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生物医药、医疗服务、家用轻工等板块也颇受关注。

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调研频次环比下滑

受7月财报披露期影响,7月机构调研数量有所下降。据Choice数据,7月以来机构调研合计6682次,较上月下降了3604次,环比下降了35%。而从机构调研上市公司家数来看,近一月共302家上市公司接受了机构调研,较上月减少120余家。其中,主板公司58家,创业板公司80家,中小板公司143家。

从接待调研机构的数量来看,海康威视位居第一。

7月24日晚间,海康威视发布2020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2.71亿元,同比增长1.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24亿元,同比增长9.66%。7月25日,公司召开业绩说明会,接待了超过350家机构。

智能驾驶受关注

汽车板块个股7月被调研数量位居第一,尤其是智能驾驶领域的个股关注度较高。

德赛西威7月共接待了230家机构的调研,机构关注点集中于公司智能驾驶业务的进展。德赛西威在调研中表示,公司的L3级别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已在小鹏汽车的车型上配套量产。此外,公司已在新加坡成立了研发团队,专门开发L4和L5级自动驾驶和汽车网络安全的前沿技术。

文中讲个利好分享给大家,我在7月精选的10只翻倍金股,到7月收官,整体涨幅68%,算是比较稳健的了。8月到了,我结合市场热点、趋势,整理了这10只翻倍金股,

目前随着市场逐渐回暖,上升通道已打开,保守预计60%涨幅,仅有一只非常特别,很可能成为今年大妖!在这提前分享给大家 感兴趣的朋友,关注笔者简介了解详情。

今年以来,德赛西威机构关注度颇高,已经接待了超20次机构投资者调研。德赛西威的高关注度也表现在公司股价上,今年以来,德赛西威股价上涨了约135%。

华阳集团7月接待了123家机构的调研,该公司股价7月上涨了33%。从调研纪要来看,机构的关注点集中于HUD(抬头显示)业务的进展。华阳集团表示,公司HUD产品做前装市场,推出的W-HUD已获得了多个国内以及海外车企的量产项目,DLP AR-HUD预计2021底开始陆续搭载量产车型面世。HUD产品增长趋势明确,公司现阶段产能充足。

此外,特斯拉概念股奥特佳近一月接待了28家机构的调研。奥特佳表示已经广泛布局国内新能源车企,电动化转型过程顺利,积累了大量技术和客户资源,为未来赢得了一定先机。

医药热度不减

7月以来,医药生物依然是各大机构最关注的板块,其中不乏明星私募扎堆调研。

丽珠集团近一月接待了208家机构的调研,其中包括重阳投资、IDG、睿远基金等明星机构。调研纪要显示,近几年丽珠不断加快微球的发展步伐,生产线已在生产临床药品,研发速度逐步提升。目前微球平台储备项目很多,希望保持国内的领先地位。

国际医学获133家机构调研。调研纪要显示,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于2019年9月25日正式开诊,省/市/异地医保和农合已全覆盖,目前门诊、住院及手术量稳步攀升,知名度不断扩大。该医院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规划最大床位5037张,设各级手术室80余间,是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符合国际认证标准的大型三甲标准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此外,美年健康被睿远基金、淡水泉、星石投资、高毅资产等机构调研;一心堂获千合资本调研;中期业绩大幅增长的理邦仪器也得到了众多私募机构的关注。

家装啤酒亦受关注

从月度调研情况来看,除了备受关注的医药以及科技公司外,家装、啤酒等行业龙头公司亦受到机构投资者关注。

7月大量机构调研尚品宅配、海鸥住工两家地产后产业链公司。尚品宅配认为,未来十年,整装会成为满足消费者需求、高效率的业态。全屋定制企业往整装方向走,会比装修企业往整装方向走更顺一点。公司无锡工厂投产后,不仅能节约物流费用,还能对华东片区加盟业务形成支持。

海鸥住工表示,整装卫浴具有省钱、省力及省时(传统施工方法15至20天,装配式整体卫浴1天)的优势。公司凭借良好的品牌形象及过硬的产品品质,已成为龙湖地产、越秀地产、万科地产、旭辉领寓、卓越集团、上坤、华润、绿地香港的战略集采供应商。

珠江啤酒在7月份得到了淡水泉、神农投资、宁波幻方量化等知名私募机构的调研。珠江啤酒表示,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增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公司采取多种措施激活了疫情防控下被压抑的啤酒需求,公司第二季度啤酒销量恢复同比增长;其次是公司持续优化以“三线”产品为主、特色差异化产品为辅的产品结构,拓宽了利润增长点;最后是严控各项消耗和费用支出,推进降本增效。

评论区